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,从学业竞争、父母期望到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,中国儿童面临的压力正日渐增加。在中国,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。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最新心理健康研究显示,近25%的青少年表示感到轻度或严重抑郁。据估算,中国有至少三千万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面临情绪或行为问题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,增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了解,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一、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
1、学习问题
常见的有学习困难、被动学习、丧失学习兴趣、厌学、逃学等。随着课业内容及难度的增加,有些青少年容易产生畏难心理,甚至产生厌学等问题,有些青少年甚至认为自己前途渺茫。
2、网瘾问题
现今社会,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想象。有些青少年长时间、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,对虚拟世界产生了强烈的依赖,同时其意志力又比较薄弱,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,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。
3、情绪问题
青少年正值叛逆期,容易出现情绪问题,例如情绪低落、烦躁、易激惹、有敌意等。在精神/心理专科门诊,焦虑、抑郁在青少年中最为常见。
4、人际关系问题
青春期阶段,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改变,一方面,青少年开始建立与家庭分离的自我认同,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独立性,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,渴望走出家庭,建立伙伴关系;另一方面,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又有不安全性,他们缺乏自信、害怕挫折,总是担心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被人接纳,甚至让人生厌。与此同时,与父母的代沟、被同学冷落忽视、与老师关系不好等也让他们头疼不已。
二、青少年自身如何增强心理适应能力
1、深呼吸有助于情绪平稳
当处于压力状态时,要放慢呼吸,同时尽量往后卷舌,建议情绪波动时,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,等情绪平稳,能够冷静思考时,再去做决定。
2、适量运动预防负面情绪
运动能帮助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,坚持适量运动(跑步、骑车、游泳等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),每周三到五天,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,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帮助。
3、充足的睡眠利于身心健康
睡眠质量是身心健康的综合表现,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,使负面情绪增加,青少年应当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,少熬夜,早睡早起。
4、光亮环境对抗不良情绪
研究发现,季节性情绪失调主要由于光照不足引起。因此,让自己身处光亮的环境中,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。
5、听音乐缓解负面情绪
听音乐可以促进心理健康,让人放松、同时还可以通过释放个体被压抑的情绪,来达到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。
6、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快乐
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,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,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,每天早上出门前,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,告诉自己今天很快乐。
7、寻求外界支持助你走出困境
当青少年遇到难以通过自身调节克服的心理困难时,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同学、朋友、家长、教师以及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寻求帮助,在各方支持下恢复自身心理平衡,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。
上一篇:健康生活,理想血压
下一篇:卒中识别早,救治效果好